来源:我爱卡 小编:张金雪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内容导读: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受邀到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办公室采访储户银行卡被盗刷案的后续进展,想不到竟遭遇粗暴对待。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受邀到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办公室采访储户银行卡被盗刷案的后续进展,想不到竟遭遇粗暴对待。当记者对姚嘉主任伸出录音笔时,被他用力甩手挡开,记者的手则被他紧紧抓住,更警告要找报社社长摆平事件。
主动约见 不谈正事
10月18日,本报报道一位荷兰籍人士的平安借记卡有22万元被盗刷,之后,平安银行数次通过公关公司和新闻公关部联络本报相关部门,了解报道线索来源和刊发报道的“真实目的”。
昨天,本报特别安排两名财经记者跟进事件最新进展。令人诧异的是,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办公室主任姚嘉见到记者后,不但不就事件进展进行沟通,反而三番两次质问记者报道动机。记者多次强调是失主爆料,没有特别动机,却得到对方讥笑:“开玩笑,你们记者写报道没有动机?”对于记者跟进事件的要求,姚嘉蛮横地回答:我才不跟你谈事件,有业务部门负责谈事件,我让你过来就是讨论文字报道的。
储户失钱 平安只会同情
本报记者10月中旬接到爆料时,随即要求爆料人出示借记卡盗刷事件的报警资料原件,经过3位记者到支行及分行现场核实后才写出报道。但姚嘉昨天揪住报道中失主陈述的瑕疵不放,粗暴断言本报不负责任,没有职业道德,并叫嚣“你们的新闻自由就是乱写!”当记者反问“银行在这起事件中有没有责任?”回答说“客户丢了钱,关我银行什么事,我凭什么道歉?不需要对储户有任何道歉,顶多只有同情。”
辩称盗刷属个案
据了解,今年通过微博实名爆出的平安盗刷案例已有数起,包括本报披露的荷兰人事件和中国人在英国盗刷等境外案例,本报作为香港财经媒体,予以关注属正常。
平安金沙支行员工在受访中曾透露,中国现在每年盗刷案件总金额高达十几亿。本报记者站在保护储户资金安全的立场,提出如何防范类似事件再发生时,姚嘉说:“中国现在IC卡(磁条卡)起码超10亿张,真正用卡的芯片卡不到1000万。平安银行零售部1000万张卡,这个事情就是个案。一个,两个,三个都是个案。”在质疑本报报道立场的同时,他还强调稿件会对国内产生影响,完全否认之前其同事承认并非个案的说法。
拉扯记者强拖手
本报记者昨天多次提及案件和失主与银行沟通的最新进展,姚嘉吼道:你们香港记者是不是都有毛病啊?我今天就是要知道你当时的动机是什么?
记者反问:这个事件是真实的吧。姚嘉勃然大怒:你还没错吗?
待记者忍无可忍,准备离开时,姚嘉又说:“今天再给你说一下,你写的东西一定要有说法,要不然我是不答应的。”
记者对此不予理睬。姚嘉便抓住记者的手,不愿放行。并放言“回头一定找社长”。采访到此无法进行,只能作罢。
平安银行真的不一样
由于前期平安银行不接受采访更不愿意提供视频资料,本报记者在核实盗刷事件细节时,采纳了被盗刷人的观点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提问,并无不妥。
普通储户出现大额盗刷事件,面对银行推诿、警方办案时间较长等诸多不利因素,寻求媒体协助督促银行积极处理,实为人之常情。
但平安银行发言人反复质问本报报道动机,对于记者多次给予的沟通机会完全不予理睬。难以想象,普通储户在向银行争取权益时,会得到怎样的善待?
平安银行自诩“平安银行真的不一样”,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但今次特殊经历让记者感到失望:平安所言所行,竟然天地之别,完全不同。
多家银行官方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信用卡在线快速申请通道: //cc.51credit.com/。
135791113
2468101214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
![]() |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 Copyright 2005-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